相向而行,共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警企社”公司服务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陈子轩)荆门市兴隆派出所改变“警企社区”联动机制。通过织密防护、优化服务、维护权益“三网”,实现了从单向管理到双向奔涌的转变,为片区800多家企业营造了安全可靠的营商环境。 “以前企业遇到困难就去派出所,现在警察上门询问需求。这种‘双向奔波’让我们高兴,也更有信心前进!”辖区一家企业负责人的感言道出了市公安局高新区夺岛分局兴隆派出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扎实成效。面对片区800多家企业聚集的实际情况,兴隆派出所创新构建“警务-企业-社会”工作体系,三个维度同步发力,推动警务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共建共治”转变,实现警务效率提升和企业安全双赢。 编织密密麻麻的防护网,从“有限的警力”到“无限的民权” 在“警企社会”三级联防体系中,兴隆派出所科学划分辖区10个网格,选拔优秀警务人员作为“警企联络员”,协调整合企业安全、社区网格员、财产安全等多方力量,构建“警务主导、企业参与、社区协作”的立体防控网络。 这一创新产品提案不仅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而且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公共安全防控的积极性。 针对早中晚“三班倒”业务的生产特点,派出所推出“时间调度”工作方式,科学调配各方巡逻力量,确保重点季节、路段“见警灯、见保安、见红袖”常态化。一家公司保安负责人表示,“我们厂里的保安统一配备巡逻装备,定期参加派出所组织的培训,不仅提高了业务技能,也增强了责任感。” 同时,兴隆派出所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建设,引导企业完善内部安全体系和应急预案,引导企业安装高清监控设施并与警务平台对接,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马速处理能力,优化周边营商环境。 2023年2月,某公司工厂扩建期间,兴隆派出所启动警务协调机制,不仅加强精准巡逻,还协助公司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帮助公司从源头上防范管理风险。 优化服务网络,变“静坐咨询”为“上门咨询” 工作中,兴隆派出所坚持“项目警长”制度,选派民警担任重点业务的“专职警长”,定期进行“法制体检”。辛克今年以来,已为21家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发现并修复了41个风险隐患。 “派出所主动帮我们完善秘密贸易保护制度,这种‘适工’服务特别周到。”经营科技公司的人受到赞扬。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兴隆派出所实行“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建立需求清单、责任清单、影响清单“三清单”工作方法,确保服务措施精准满足企业需求。 在纠纷解决方面,兴隆派出所形成了“警企社”联合调解模式。在去年那个季度的一次警企党建联盟座谈会上,警方发现某公司两名员工发生情感纠纷,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他们的工作。他们立即联合公司党支部、社区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经过三轮耐心指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避免事态升级。 “这种调解模式既保护了员工权益,又保证了公司生产的正常秩序,实现了双赢。”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说道。 此外,兴隆派出所还对高管人员、财务人员等各类群体开展反诈骗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有针对性的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发放材料2万余份,覆盖员工3万余人。 保护网络和网络利益,变“常规处置”为“精准护航” 在面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兴隆派出所实行“快速反应、专业打击、全额追偿”一体化工作机制,结合刑侦、经侦等专业力量,实现涉企案件精准高效办理。 2025 年 7 月,该地区一家公司的一台笔记本电脑被盗。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警方对涉商案件的快速反应机制,48小时内侦破案件,为企业追回全部损失。 “没想到案件这么快就解决了,所有损失都挽回了!让我们可以安心地专注于生产和发展。”该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 为尽量减少办案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兴格尔ong派出所正在实施“灵活执法”措施。办理业务相关案件时,尽量在非工作时间进行调查,尽量减少对业务秩序的影响。同时,还建立涉企案件回访机制,办案民警定期走访受害企业,了解后续需求,提供针对性防范建议,指导企业堵塞管理漏洞,真正做到“案子不能结”。今年以来,兴隆派出所共破获涉及各类商户的案件15起,为商户挽回经济损失380万余元,受理锦旗7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兴隆派出所维护营商环境安全稳定的坚定决心。 从服务回避、从调解到破解,兴隆派出所使用每个案件的积极作为、协同管理,清晰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在这里,“警务蓝”与“党建红”相得益彰,“警商携手共赢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