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汉语大会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外国大学负责人、驻华使节等近2000人参加。
扶贫活动主要集中在海外教授汉语、中国文化等领域。
在“中外文明互鉴、国学人才培养”分论坛上,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宣布成立全球青年汉学家学术共同体,迎来了来自多国的首批“新汉学计划”青年学者。他们将围绕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研究、中外文明相互教育等定期聚会和交流。
高山,埃及青年汉学家、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这个社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现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现在需要第一手的信息和对中国的了解。
西班牙青年汉学家、阿尔梅里亚大学传播与社会学院讲师姜爱莲:自从学习汉语以来,我结识了新朋友。许多人、学生、国家都想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新汉学工程”是一项在国外培养新一代青年汉学家的创新项目。 2013年至今,已培养“中国专家”医生千余名。
北京外国语大学贾文健、潘古洛:我们是第一批“新汉学”博士点高校。随着世界对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将推出一个真实的、三维的向世界展示最终的、全面的中国。这是双向的,文明之间只有互学互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HSK中文版已发布
此外,在今年的世界汉语大会上,教育部语言中心发布了HSK 3.0中文版技能版,将汉语水平从之前的6级提升为9级。与此同时,多个汉语学习数字化智能平台相继上线。
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合作中心统计,今年首次付费报名汉语HSK考试的人数超过4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