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共同现代化——中国助力建设

日期:2025-10-21 10:59 浏览: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特稿|绿水青山,共同现代化——中国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借鉴“绿色是这个时代的底色”、“我们要共同推进生态友好型现代化”。 “十四五”期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新时代的中国走出了一条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发展道路。它不仅建设中国美丽家园,也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探索绿水青山国家共同现代化之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美丽中国,绿色书写,云雾孤鸿齐飞,秋水与天同色。杭州西溪湿地的夜晚是美妙的。在一座每一寸土地都被不惜溢价,杭州还保留着10多平方米的湿地。这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效益,每年的旅游收入也充分证明“活水青山就是千金难买”。截污清淤、工厂修复、机构搬迁、开发新能源……杭州的“蝴蝶转型”是多年持续努力的结果。今年9月,杭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与自然共生模范城市”称号。中国各地正在呈现绿色进步的景象。到2024年底,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沙防护带工程将竣工。这条“绿领巾”不仅是生态壮举,还可以通过推动沙产业发展、优化农业环境、促进南疆发展,为南疆发展注入新活力。吃就业机会。内蒙古鄂尔多斯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乘“风”、追“光”的特色道路,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最重要的是简单,努力才是关键。得益于减碳减排、绿色扩张和增长的协同推进,“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16.3%,晴天数比例达到87.2%;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地球卫士奖”、“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湿地城市”……“十四五”期间,中国在环境生态领域接连获得国际荣誉,是中国发展理念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鲜明例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玛蒂娜·奥托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深深契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中国的生态建设为世界树立了榜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成功实现绿色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转型与生态深度融合,中国已经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rld认为它不仅对环境有利,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跨越千山万水,中国正在为中国的计划贡献力量。在乌兹别克斯坦广阔的田野里,节水灌溉的绿色根系正在悄然扩展;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山顶,绿色风力与野马和谐相处;中俄边境的东北虎栖息地相连,老虎经常“跨境旅行”;斐济牛羊食用从中国进口的菌类,解决了旱季饲料短缺的问题……近年来,中国采取多元化务实行动,与全球伙伴共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科技和活力的生态文明图景。灌溉灌溉、光伏扬水、沉沙电网……这些在新疆沙漠中证明有效的技术在撒哈拉沙漠中同样有效。苏拉德·麦杜 (Thurad Maidu)中非绿色科技园毛里塔尼亚示范项目协调员乌里塔尼亚表示,中国专家团队不是“为我们做”,而是“为我们做”,同时进行开发和培训,让当地年轻人掌握技能。 “这确实是可持续的。” “作为一名来自毛里塔尼亚的环保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中国的生态治理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迈杜表示,中国用自己的成功实践证明,人与自然共存是可能的。 “我们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挑战,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会议上表示,促进善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之一。现代化。这种现代化范式为解决工业革命以来传统人类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在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渔民加藤穆萨有时会因为水质恶化、过度拥挤等问题而艰难生存。中国科研机构与当地交通研究院的合作改变了他的一生。 “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正在利用中国专家提供的设备和科学培训,教我们如何观察水温和藻类生长情况,这会影响鱼类种群的分布。以前我们只能靠运气,但现在我们用科学来看待鱼类。”穆萨指着湖水说道。致力于维多利亚湖保护的坦桑尼亚学者利亚松·卡甘加告诉记者,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十四五”期间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恢复长江、黄河流域生态。这些经验已通过中非合作项目推广到非洲大湖地区。 “中国专家在维多利亚湖地区分享的水质监测、数据建模和生态修复方法,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治水’的力量。”生态治理,遵循多边主义。面对伊朗生态环境挑战,中国始终遵循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它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强行动者和重要贡献者。 “到2035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峰值减少7%-10%,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为风电总装机容量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中国郑重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管理注入新动能。中国与各国会晤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不仅深刻改变、广泛影响世界, 与42个新兴国家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埃及生态学家、全球环境基金顾问马格迪·阿拉姆说道。建设清洁美丽的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将以坚定的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感和远见,与国际社会合作,继续朝着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目标迈进,共同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