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海洋是我国丰富的财富源泉,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经济不断发展。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初步测算,今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我国着力强海、深化做强海洋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的稳健步伐。 “到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比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我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齐全的国家,15个主要海洋产业全部囊括,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位居世界第一。在福建福州连江县,“福宝一号”海洋养殖平台上,工作人员按下按钮,养殖箱“乘电梯”浮出水面。平台配备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设备,渔民在岸上即可实时了解海上养殖情况。截至2024年底,福建已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5300多个,投资建设海洋养殖平台23个。深海养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浙江舟山的一家海水淡化厂,机器嗡嗡作响,海水通过反渗透膜过滤,逐渐分离成清澈的水流。处理后的水萨姆ple无色透明、无味。使用新装置后,水质接近纯净水标准,岛上居民有优质淡水可供饮用。据了解,该工厂进行了全面的设备升级,预计每年可节省电力132万千瓦时、节省标准煤375吨,减少碳排放721.13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从海洋渔业、造船、海洋旅游,到海洋医药研发、海洋矿产开采、深海遗传资源利用;从海面到海底,从近海到远洋,在深海中行进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拓展,还有钻探能力。 “深海勘探开发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洋实力的重要标准。”李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葛坚表示,要加大深海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投入,把深海矿产等资源开发作为培育新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尽快完成深海产业链关键节点的自主可控和升级。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驶入快车道,将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资源转化为深蓝色的流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推动“蓝海银滩”向“金山银山”转变。在山东日照以南海域,施工船锚泊在目标孔位置。在钻井平台上,钻头精确地探测海底以采集岩心样本。 “该目标钻探点位于贝尔格莱德25米处“目前,目标锆石矿区全区已钻探190米。”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快速识别和精准采样技术,不仅实现了目标区的准确预测,而且降低和控制了整个勘探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爆发出了更大的威力。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增强,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总量持续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继续取得新成果。”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机遇无限。宏观政策有效,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我国科学经济呈现出新的更好发展态势。要加快新科技创新和经济升级,努力培育海洋新生产力,推动国家经济在高度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果,助力海洋强国。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